森梦现代工艺美术网
首页 > 版画资讯 > 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二 周毛新

金文及其临写技法十讲之二 周毛新

《虢季子白盘铭》是西周宣王时期(公元前827年——782年)的作品,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宝鸡虢川司出土,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。该铭有文8行,共111字,内容记载周宣王十二年北伐 得胜而归,虢季子白因斩获颇丰而受赏铸器之事。该铭字体精美、线条圆劲、布局平稳,观之令人神清目爽,为西周金文中不可得的佳品。 金文发展到西周晚期,是大篆最稳定、最成熟的形态。尽管周王室无力抑或是其他原因还不可能对文字进行规范,但实际上金文中那种形体端庄工稳、笔势纯熟圆润的一路铭文,无形中已被视为周王室的“标准字体”了。而在这类铭文中,《虢季子白盘铭》无疑是一篇优秀的代表杰作。 《虢季子白盘铭》字形修长、体态优美、线条圆润,初看给人以“眉清目秀”之感。然细细品味则不难发现,其用笔依然笔力雄健,笔势中隐涵着极强的运动感和力量感,与后来的《石鼓文》颇具相通之处;结字工稳而富于变化,通篇气韵肃整、首尾划一,十分难得;篇章疏朗,似乎有意让每个字的优美造型及意态风神得以充分展示,这种“形散神不散”的构成形式,实际已发展成为中国文艺中最具魅力的一种表现手法。 学习该铭我以为应当把握以下几点: 1,认真“读帖”、深入理解。金文是书写后再范铸或镌刻在青铜器的字体,墨迹已不复存在,它提供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个外在“轮廓”。因此,学习该铭(包括金文),关键仍在如何“透过‘刀’锋看笔锋”,即如何把“碑迹”转换成“墨迹”、把“字体美”转化为“书体美”,这是临摩碑帖的根本所在,也是最大的难点,因此,必须对该铭作深入理解,尤其对笔法要解读解析。 2,用笔。该铭线条质朴圆润、婉转畅达,因此,用笔应遵循篆书所共有的“中锋圆笔”的基本原则,让“笔尖常在点画中行”。具体地讲就是起笔应逆锋入纸,使其锋藏,然后转笔朝行笔方向用中锋运笔,“杀纸”涩行。收笔送至尽头即抽锋挺毫,继续下一个“落笔”,切忌“重回”,以避免“做”的痕迹。如遇“弧画”,应通过“腕”的旋动来驱动笔毫使之改变运笔方向,以保证笔毫的“杀纸”力度,尽量避免用“转管”来改变方向的不良习气。总之,整个运笔过程的动作要反复训练方能“熟练”,而只有熟练,线条才能“婉转畅达”。 3,结构。字形呈长方形,但它工整而不刻板,严谨又极具变化。字形的处理均“因字赋形”,即笔画多者任其大、笔画少者任其小,且疏密有致,长短得宜,格外生动。切忌“大字促小、小字展大”。 4,章法。有行有列,但空间感极强,这种疏朗萧散的布局和优美舒展的字形构成了极强的形式感,因此,无论临作或创作最好不要写来拥挤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版画资讯 自然风景摄影技...
所谓的自然风景,包括的范围极广,从路边野草的特写世界到伸向广阔地平线的壮观风景,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,如树木、野草的四季应时现象等都是,数不胜数。 自然风景...
版画资讯 紫砂陶技艺演进
拿《阳羡茗壶系》(明朝周高起着)、《阳羡名陶录》(清朝吴骞着)和《宜兴县旧志》等史籍的记载,来跟羊角山古窑址发掘所得残器的制作工艺结构、手段,以及南京外吴...
版画资讯 紫砂茶壶成型的...
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类。这两种成型方法在宜兴地区历史悠久的日用陶生产中早就采用,但在紫砂成型工艺中,已将此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地...
版画资讯 紫砂壶成型中的...
王府陶庄 王锡军 世界上只有宜兴出产紫砂壶。古往今来的紫砂艺人薪火相传,见证着紫砂艺术发展的历程和永恒的魅力。2006年6月,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