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梦现代工艺美术网
首页 > 版画资讯 > 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

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

(一)扁 笔 折的扁笔是常见病笔。如图75所示横折竖的扁笔,竖折横的扁笔,撇折挑、挑折撇的扁笔,其质感粗而扁。 形成原因 书写折时没有转换笔锋的方向,由原来的中锋硬折成扁笔偏锋,故下一笔画粗而扁。 纠正方法 前一笔画完成后即提笔转换笔锋方向,或用翻折的方法改变毫面方向,然后再写下一笔画,使其仍然保持中锋运行。 (二)鹤 膝 折是两个笔画交接点,在折处形成如鹤膝一般的肿胀(见图75)为“鹤膝”。 形成原因有两种可能。其一,在写折时笔没有提起来,而是将处于下按状态的笔锋直接硬扭过来,这时锋向是转换了,但在转换锋向的同时必然在笔画外形成以笔腹为圆心、以笔腹到笔尖为半径的圆弧形的鼓出部分——鹤膝。其二,运笔方法正确,但由于书写速度过慢,在换锋时的提笔、按笔、再提笔的过程中,墨不断地往外涨出,形成鹤膝。 纠正方法 其一,参照折的正确书写法,用提笔或翻笔来转换笔锋方向;其二,加快书写速度。古人将这种适当加快转换处运笔速度称为“留处行”。“留处”是笔停留之处,如转折、挑剔之处。“留处行”就是写到转折挑剔(钩)处,行笔速度要比平直之处要快,因为折处钩处笔锋要来回提按重复,若按平直处速度写,必有墨涨出。 (三)塌 肩 横折竖画之方折处坍塌如“美人肩”,称为“塌肩”(见图75)。 形成原因 书写时缺少向右上提笔的动作,而是直接向右下顿笔写竖画。 纠正方法 按正确书写法加人向右上提笔的动作。 (四)抬 肩 在横直面的交接处,竖画高出许多,称为“抬肩”(见图75) 形成原因 横结束写竖时向右上提笔幅度过大。 纠正方法 减小提笔幅度。向右上稍提即可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版画资讯 自然风景摄影技...
所谓的自然风景,包括的范围极广,从路边野草的特写世界到伸向广阔地平线的壮观风景,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,如树木、野草的四季应时现象等都是,数不胜数。 自然风景...
版画资讯 紫砂陶技艺演进
拿《阳羡茗壶系》(明朝周高起着)、《阳羡名陶录》(清朝吴骞着)和《宜兴县旧志》等史籍的记载,来跟羊角山古窑址发掘所得残器的制作工艺结构、手段,以及南京外吴...
版画资讯 紫砂茶壶成型的...
紫砂壶的成型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类。这两种成型方法在宜兴地区历史悠久的日用陶生产中早就采用,但在紫砂成型工艺中,已将此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地...
版画资讯 紫砂壶成型中的...
王府陶庄 王锡军 世界上只有宜兴出产紫砂壶。古往今来的紫砂艺人薪火相传,见证着紫砂艺术发展的历程和永恒的魅力。2006年6月,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