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梦现代工艺美术网
首页 > 版画资讯 > 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

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

(一)扁 笔 折的扁笔是常见病笔。如图75所示横折竖的扁笔,竖折横的扁笔,撇折挑、挑折撇的扁笔,其质感粗而扁。 形成原因 书写折时没有转换笔锋的方向,由原来的中锋硬折成扁笔偏锋,故下一笔画粗而扁。 纠正方法 前一笔画完成后即提笔转换笔锋方向,或用翻折的方法改变毫面方向,然后再写下一笔画,使其仍然保持中锋运行。 (二)鹤 膝 折是两个笔画交接点,在折处形成如鹤膝一般的肿胀(见图75)为“鹤膝”。 形成原因有两种可能。其一,在写折时笔没有提起来,而是将处于下按状态的笔锋直接硬扭过来,这时锋向是转换了,但在转换锋向的同时必然在笔画外形成以笔腹为圆心、以笔腹到笔尖为半径的圆弧形的鼓出部分——鹤膝。其二,运笔方法正确,但由于书写速度过慢,在换锋时的提笔、按笔、再提笔的过程中,墨不断地往外涨出,形成鹤膝。 纠正方法 其一,参照折的正确书写法,用提笔或翻笔来转换笔锋方向;其二,加快书写速度。古人将这种适当加快转换处运笔速度称为“留处行”。“留处”是笔停留之处,如转折、挑剔之处。“留处行”就是写到转折挑剔(钩)处,行笔速度要比平直之处要快,因为折处钩处笔锋要来回提按重复,若按平直处速度写,必有墨涨出。 (三)塌 肩 横折竖画之方折处坍塌如“美人肩”,称为“塌肩”(见图75)。 形成原因 书写时缺少向右上提笔的动作,而是直接向右下顿笔写竖画。 纠正方法 按正确书写法加人向右上提笔的动作。 (四)抬 肩 在横直面的交接处,竖画高出许多,称为“抬肩”(见图75) 形成原因 横结束写竖时向右上提笔幅度过大。 纠正方法 减小提笔幅度。向右上稍提即可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版画资讯 拓版索路 西安...
3月19日,由今日美术馆、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、中国版画学会(筹)、西安美术学院主办,以“拓版索路”为名的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...
版画资讯 折的病笔及其纠正方法
(一)扁 笔 折的扁笔是常见病笔。如图75所示横折竖的扁笔,竖折横的扁笔,撇折挑、挑折撇的扁笔,其质感粗而扁。 形成原因 书写折时没有转换笔锋的方向,由原...
版画资讯 折的写法
古人发现楷书各种笔画在“永”字上都能用到,把练写“寸”字称为“永字八法”(见图68)。古人指的八画为点、横、竖、钧、挑、长撇、短撇、捺。因为有两个撇圆,实...
版画资讯 怎样选择篆刻的印材
印章的材料分两种,一是硬质,它包括玉石、金属、角牙质等;二是软质材料,其中青田石、寿山石、昌化石、巴林石四大叶蜡石最为出名。现在印章材料大多选用软质材料。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