森梦现代工艺美术网
首页 > 陶瓷古窑 > 磁村古窑 隋唐之风

磁村古窑 隋唐之风

[日期:2024-08-05] 来源:网络 作者:佚名 [字体: ]

磁村,位于淄川区西南部,其地处古东西要道,是博山(颜神)经“旱码头”周村达济南的必经之地。

据考证,隋末唐初,磁村手工制陶作坊林立,窑火连天,南北窑洼数几十处,经济繁荣昌盛,商贾云集。此地又是集贸重地,南来北往的客人众多,村民便在村南村北端开起了客店,初称窑头店。据相关碑文记载,因官府设“务”收税,村子得名“瓷窑务”,明代后期改称“磁窑坞”,1936年改称“磁村”至今。

磁村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文化底蕴深厚。清代属淄川县西南乡,后改称西南路。时期为淄川县第五区,1937年改称磁村,解放后设磁村乡,几经变更,1993年撤乡换镇。

在磁村西部,有一条青石板路,从古保留至今。

大街南北走向。南为范阳河支流,北为泉王公路。该街旧时为通往博山的大道,由青石铺成,北高南低,贯穿村南北。路面的青石历经多年的磨砺,显得古朴神秘。

村里有两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古桥,合称为鸳鸯桥。自鸳鸯桥向南,便是磁村窑的所在之处。磁村历史文化悠久,产业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。村西山脚下,蕴藏着丰富的煤、高岭土、铁矿、黏土等,为磁村陶瓷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而磁村窑为北方陶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,开创了淄博陶瓷史上的先河。

磁村窑分为村东、苹果园、华严寺3个重点窑址区。

磁村窑始于唐,终于元,烧造年代较长,是北方重要的窑口之一。北宋时期,官府在磁村设官收税,证明当时瓷器生产已颇具规模,产业兴隆。如今的磁村窑址已是一片荒凉的田地,当年的兴盛也无迹可寻,但其出土的兔毫瓷器及鹧鸪釉瓷器足可让世人震惊。

1984年,磁村窑址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1976年,在磁村古窑址北部发掘窑炉12座,采集了大量标本。按器形和釉色特征可分为早、中、晚三期。出土器物有黑釉、茶叶末釉、酱色釉、青釉、雨点釉等。装饰工艺有白底黑花、划花、剔花、宋加彩等,代表产品有碗、盆、罐、钵、动物俑等。磁村窑于唐代晚期开始烧制黑釉瓷器和釉滴瓷器,在我国北方诸窑中颇具特色,也是我国最早的釉滴黑瓷。唐末五代时期,磁村窑开始生产白釉瓷器,并盛行在白釉上加绿釉,开创了淄博生产彩瓷的先河。

从磁村窑向西,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藏匿在松柏间。这就是始建于唐开元元年(713年)的华严寺,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华岩派寺庙之一。始初的华严寺有南北溪水环绕,苍松白杨参天蔽日。现存建筑玉皇阁、文昌阁、观音殿等为明代遗构,其余皆为清代重建。

寺内仍保留着部分名胜古迹和建筑。院内松柏茂盛,碑石林立。古时寺院内有庞大的建筑群,共分13个院落。据传,唐代玄宗皇帝亲自驾临华严寺观光,并留下弥足珍贵的石碑一通。

作为淄川境内少有的隋唐古村,磁村可谓历史悠久,其文物古迹遍布,在500多年间一直为淄川县西南地区60多个村的行政中心。随着历史轨迹的变迁,磁村的村容村貌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值得一提的是,其特色民俗磁村花鼓、笛梆子戏一直传承至今。

磁村里的一处毛主席像台,保留下来,实属不易。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陶瓷古窑 鲸跃龙门财源广...
步入城市公园,那座坐落于湖畔草坪的不锈钢鲸鱼雕塑,瞬间吸引众人目光。雕塑加工工厂的工匠们凭借高超技艺,将不锈钢材料打造成一头仿佛正破浪前行的鲸鱼。流畅的身...
陶瓷古窑 好壶要会用别被糟蹋了
按理说,紫砂壶只要不打烂就可以一直用下去,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。一把好壶买回家后,如果乱用,肯定会被糟蹋。 有些壶友喜欢购买紫砂,但是买回来后却不懂得爱惜和...
陶瓷古窑 来自雕塑源头工...
在城市公园这片充满生机的天地里,雕塑源头工厂精心雕琢的不锈钢梅花鹿雕塑,宛如灵动的自然精灵。雕塑加工工厂的工匠们运用精湛绝伦的工艺,将冰冷坚硬的不锈钢塑造...
陶瓷古窑 好壶靠养避免这...
俗话说: “玩壶一时爽,一直玩壶一直爽”,玩壶确实会上瘾,但有些 不经意的习惯,只会让你离一把好壶越来越远, 特别是最后一条, 快来看看自己中枪了吗? ...

强力推荐